【好人好事】認知障礙患者支援少 醫護夫婦創復康中心上門做訓練:幫得一個得一個
發布時間: 2020/11/19 17:47
最後更新: 2020/11/21 11:40
年輕夫婦Alvin和Zoe,原本在公立醫院任職註冊護士和職業治療師。眼見認知障礙症在醫療體系獲得的支援不多,卻是種種嚴重問題的根源,二人於是自立門戶,盼為病人提供更全面的服務。他倆笑言是件傻事,因背負好多壓力,但幫人的初衷總使他們繼續堅持。
曾在老人科病房工作數年的Alvin指,認知障礙症患者在各科病房都十分常見。
因認知障礙症衍生出來的問題而入院,如不小心跌倒、吞嚥能力退化致『落錯格』惹肺炎、有傷口但錯誤處理等,幾乎每一科病房都會有認知障礙症患者,我在公立醫院這麼多年,無間斷接觸這類病人。
海量個案寧加班都要做
不少認知障礙症患者都是出現了嚴重問題,照顧者才察覺家人患病,還有求醫的重要性。若病源未受正視、只處理衍生問題,其實只是惡性循環,患者會因認知障礙症衍生的問題而再次求醫。Zoe補充:
若及早篩查及診治,可預防大部份因認知能力受損而衍生的問題。我們可針對患者當時的認知能力,教育照顧者相應的預防措施。
若待退化至中期、衍生出其他行為及精神問題至求醫,到時才排隊輪候專科評估、轉介至不同部門做訓練,分分鐘再等多一兩年,一拖再拖後各種能力都已退化,更難改善。「有研究曾指患輕度認知障礙的人,若能及時對症下藥,部分有機會逆轉變好,還有得救。」Alvin說。
香港醫療系統一直承受龐大的壓力和資源短缺問題,縱使留意到服務上有漏洞,但海量個案卻令診症和治療時間變得非常有限。Zoe坦言難以同時兼顧質和量,但仍希望盡力做好,有時更會犧牲午飯時間,或加班為患者及家屬提供較詳盡的諮詢和教育。
若未能見面,Zoe會以錄音、字條等形式取替。「見完症要按病情嚴重性去排序,但訓練名額有限,非每個評估不及格的人,都能即時入組做訓練。若真的無位,我最多做到的就食少啲飯、不停講,教照顧者家居訓練。」這份有心無力的感覺,Alvin在病房體會更深:
入得來的都是急症,很多都有生命危險,但處理完這些威脅後,已無時間解決認知障礙症的問題——他們好多時會因而再不斷入院,如這一次因跌倒入院後需用拐杖,下次或需坐輪椅,再下次可能是死亡。
跳出醫院自組機構幫人 打破傳統走入患者生活
因資源有限,病人參與訓練至一定時間就會「畢業」離開,但之後何去何從?可能銜接社區資源繼續訓練,也可能不再有支援。「要放位置出來給新人參加,都無辦法。其實好可悲,認知障礙症患者如何畢業?會康復的嗎?只會慢慢退化,或突然變差,不會有畢業的一日。」Zoe指曾有家屬哭着求她讓家人繼續做訓練,那刻心情好難受。「失去恒常訓練和刺激的患者,可能半年、1年後,他們的病情已變到好差。」
面對這些情況,Zoe和Alvin先在社交平台上開設「耆俠會」專頁,本來只提供處理長期病患者的知識、照顧貼士,後來愈做愈多,二人更為增進對病人、社區狀況的了解,而修讀「認知障礙症照顧策劃師」課程;經反覆思量後,最終因為一份助人初心,決定跳出公營醫療體系,成立「認知障礙症照顧策劃師手記」專頁、分享相關知識和照顧心得,最近更將「耆俠會」實體化,開設復康中心服務長者。
有長者抗拒到社區中心,有的因慢性疾病不方便出門,他們就上門為患者做評估和訓練,夫妻倆走勻港九新界。
傳統處理認知障礙症的方法,可靠藥物,或非藥物治療如認知訓練。但最新研究指除上述方法之外,改善患者的生活習慣亦有助控制病情。無論作息、社交、飲食運動等,我們都要着手處理,慢性病亦與此症有直接關係,做評估時要全面分析。
抽絲剝繭找出生活問題源由
認知障礙症需透過不斷訓練、互動以維持長者的機能,減慢退化。二人的專業領域剛好互補,Alvin負責留意身體狀況、藥物和飲食習慣,Zoe則把訓練內容設計得更個人化,服務更針對性、更全面。
Alvin指曾有認知障礙症患者做完手術後,認知能力、自理能力變差,性格變得好易怒,去廁所洗澡要三、四小時,加上前列腺、大腸都有問題,有時會便秘。上門做症就如查案般,循表徵、家人提供的資料和生活環境等,抽絲剝繭為個案找出因由、針對問題解決。
他續道:「經分析和評估後,我們認為患者術後情緒變差的根源是因認知能力下降,難以表達不適。便秘令佢谷住谷住,好辛苦但又難以表達,家人亦不懂得處理。故除了要處理認知衰退外,也要解決便秘和日常生活困難。我們教他正確排便姿勢,提出飲食建議和運動方案等,成功排便後患者的情緒問題真的得到紓緩。」
按患者喜好及生活習慣 設計個人化訓練
打破以往在診症室面談的界限,真正走入病人的生活,Zoe指好考對患者的了解,需花好多時間,如到病人家了解其生活、興趣,再把這些元素融入於治療,每個訓練課程都是獨一無二、度身訂造的。「老友記興趣不多,覺得悶或會抗拒,故要從其角度設計訓練,他們喜歡就話能勾起興趣,再加入不同訓練腦部的元素,達致理想治療效果。」
遇上喜歡郭富城的長者,就以猜歌、唱歌為主題,若為家庭主婦,就以烹飪做治療媒介。當中按步驟做、答問題等互動,其實好考長者專注、思考、判斷、記憶和手眼協調等。「次次玩砌積木、啤牌好悶的嘛,要有趣同時能訓練腦部,他們恰眼瞓的情況自然會減少,也不會在家百無聊賴。」
以往的現實導向訓練多採用一問一答。Alvin和Zoe則以冰皮月餅製作班作引入,不單訓練思維能力,更透過有意義、深刻的活動讓病人記得中秋節。
為所信的價值奮鬥
「耆俠會」的意思,是希望每個長者即使步入晚年、患病都好,都有能力主宰自己的人生。有些人覺得老了患病屬正常,無得救也不願救,但Alvin和Zoe抱住一份「盡做」的心,面對照顧以短訊求助,也會花好多時間問清楚、再解答。
捨棄穩定的工作向外闖、收入減少,惟家庭、工作開支大,現時靠儲蓄「半貼錢」工作,雖然好辛苦,但滿足感、快樂則比以前多。這份堅持一方面來自想幫更多長者的初心,另一方面則為看到病人臉上的笑容。「有位婆婆患病已久、反應變得好慢,經常發呆。有天她聽到我們講的笑話後後竟然哈哈大笑,家人都覺得難以置信。看着她日常生活能力愈來愈好,就覺得好滿足。可能我個人有點固執吧,我覺得不做不行,不能就這樣放手。」Zoe說。
Alvin續說:「我至今都不看好自己,但我們好硬頸,所以會做啲傻事囉。初初好掙扎,但又覺得要忠於自己、靠一股衝勁,我不知道可以維持多久,但盡力做,幫到幾多老人家就幫幾多。」
記者:吳霆俊